深部盐水层为不适宜人类饮用的卤水层,若具备良好的封闭性,就可以用于封存CO2。
.jpg)
△深部卤水层
从直井低速注入超临界CO2和H2S,封存效果最好。这是因为CO2溶于水需要一定时间,注入速度过快,易导致CO2溶解不充分,从而存储量降低。
.jpg)
△超临界状态下,CO2密度大,不易窜逸,封存性好
.jpg)
△CO2与H2S混合注入会增加存储量

△注入井通常采用直井,若储层特征明确,可选用水平井注入,效果更佳
.jpg)
.jpg)
△自1996年起,该储层每年储存约一百万吨CO2,相当于挪威CO2年排量的3%
2. 油气层封存
油气层封存有两种:注入枯竭油气层封存和利用CO2驱油。
.jpg)
(1)注入枯竭油气层
油气层为孔隙度和封闭结构良好的储集层,待其枯竭后可利用现有的油气井生产设备注入CO2达到封存效果。
(2)CO2驱油(CO2-EOR)
将CO2注入油层,利用其膨胀原油体积、降低原油粘度及萃取、气化原油的特性提高原油采收率。

△CO2驱油示意图

△注入CO2提高采收率


CO2驱油优势:超临界CO2的形态类似于液体,黏度接近气体,此时的CO2是一种很好的溶剂,其溶解性、穿透性均超过乙醇、乙醚等有机溶剂。
CO2可以将原油中轻质组分分离抽提出来。CO2与原油反复接触抽提后,可形成混相,从而更好的驱替原油。
△CO2混相驱过程
注入地层中的部分CO2会随着时间推移,与地下流体、矿物质等发生化学反应,逐渐矿化,形成碳酸盐岩,从而达到永久封存的效果。
△单次注入CO2因矿化封存于地下的比例高达50%-60%
剩余部分的CO2会随油气产出返回地面,分离这部分CO2,可实现循环利用。

△这样的循环驱油过程,既能有效封存CO2,又能节约开采成本,提高油气产量
3. 不可采煤层封存
通常将CO2封存于薄煤层或埋深超过终采线的深部煤层。
.jpg)
注入煤层的CO2在煤层孔隙中扩散、吸附,最终封存于煤层之中。
.jpg)
CO2在煤层中的吸附能力大约是甲烷的2倍。注入煤层的CO2将被优先吸附,而甲烷则从吸附态转化为游离态,最终被采出地面。


△传统煤层气开采采用抽水法来减小井内压力,使甲烷从孔隙界面解吸附,释放到开采井中
Burlington资源公司在美国西南部San Juan盆地的一个气田内建立了“CO2强化煤层甲烷回收(CO2-ECBM)”的试验工程。

△注入CO2使甲烷回收率增加约75%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温室效应的加剧使各国十分重视CCS项目,目前全球范围内计划完成大型CCS项目共计138个,未来这一数字将会持续增长。
.jpg)
△全球现有CCS项目一览图
现有的CCS项目主要分为三类:大型发电厂CCS项目,非发电厂CCS项目和商业化CO2驱油项目。
.jpg)
△世界5大洲超过60MW的大型CCS项目开发情况
.jpg)
△世界五大洲大型CCS项目数对比图
挪威是全球最早开展CO2捕集和封存的国家。目前英国有7个,挪威有3个,荷兰有2个,德国和法国各1个,共计14个CCS项目。
美洲CCS项目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,美国有20个,加拿大7个,另外阿尔及利亚有1个。
亚洲的CCS项目主要分布在中国、韩国、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沙特阿拉伯,共计11个,其中中国7个,韩国1个,阿拉伯联合酋长国2个,沙特阿拉伯1个。
中国在大庆、东莞、胜利、天津、连云港的发电厂应用了CO2捕集技术,榆林的煤化工厂和鄂尔多斯的煤炭液化厂也应用了CO2捕集技术。